小湯圓出生後,就陸陸續續買童書,
有一搭沒一搭的念給小湯圓聽,
轉眼間,小湯圓已經快3歲了...
之前念故事書,小湯圓不是把書拿來咬(目前小鳳梨就是這情況)
就是隨便翻頁,沒有按照媽咪我講的內容在翻頁。
現在她可以聽懂媽咪口說的故事,配合故事書的圖片,做出準確的翻頁動作!
有趣的是,聽到一本故事書,就變得百聽不膩,
會一而再的要求媽咪講同樣的故事...
最近又把以前啃咬過的Baby小繪本那套拿出來翻,
變得很認真地看故事書!媽咪我超感動~
這每本才10頁的故事書,雖然主題算是明確,但因為頁數不足,有些內容沒辦法呈現完整,
邏輯上會怪怪的!所以必須腦補很多細節。
但也因為必須自己補充,所以每次講,每次都會不一樣。
以「踩在我背上」這本最近小湯圓超愛的來說,
小鼴鼠要去找旺旺狗玩,路上救了跌得四腳朝天的烏龜爺爺後,
發現去旺旺狗家的路上必須經過一條沒有橋的河,正當他不知所措時,
烏龜爺爺帶著小烏龜們來幫忙,搭成一座烏龜橋讓小鼴鼠過河,順利跟旺旺狗玩。
以上是原本的故事!
不合理的地方是:
1.小鼴鼠應該不是第一次去找旺旺狗玩,為何不知道那條河沒有橋?
→我補充:阿!是上次新聞說橋被颱風吹斷了啦!這樣一來,不會游泳的小鼴鼠該怎麼過去呢...(繼續接故事)
2.去找旺旺狗,是得到烏龜們的幫助,那回家要怎麼辦?
→我沒有補充,因為故事已經結束了,只是我自己腦袋裡會想該怎麼辦。
這篇最重要的地方,我只是要強調,用故事讓幼兒理解現實,真的是件非常棒的方式!!
1.小湯圓玩具會亂丟
就可以用「小浣熊找玩具」來請他把玩具收拾整齊。
其實真的有效果的!不過還是要看小孩心情!
當然最後故事的小精靈(會把玩具變不見)沒用的話,媽媽我只好威脅把玩具收起來了。
2.幫助小動物的實例:
前天放颱風假,把家裡打掃完後,就帶小湯圓小鳳梨出門散個步
走到附近的小公園,發現一隻在水泥地上蠕動的蚯蚓,
一開始,小湯圓是害怕的,倒退了兩步 (媽咪我故作鎮靜)
爸比直接上前準備要搬動蚯蚓到土壤的地方時,小湯圓還是不敢向前...
媽咪我靈機一動:「啊!小湯圓阿~你看!這隻蚯蚓跟烏龜爺爺一樣跌倒了耶!
你要不要當小鼴鼠來救他呀?」
小湯圓一聽到自己可以當小鼴鼠,她馬上向前走了三步,
最後和鳳梨合作把蚯蚓放到土壤上,並且用葉子蓋住(遮陽)
回家的路上,小湯圓滿足又得意的表情,我真的覺得超可愛!!
經過這件事我才發現,
其實幼兒的理解力有限,即使她知道、了解的比我們以為的還要多,
但從故事去引導她現實事件時,效果既快又好!
所以說,大人只要認真地陪伴,尤其是講故事,
就可以快速、準確地找到跟孩子的共同語言,
用彼此理解的方式進行溝通與教育!
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,好容易發生這種小小的、不起眼的、但非常非常幸福的事呢!!
所以放下3C!陪伴小孩吧!!!!!(吶喊)←沒錯!我就是在指你!大鳳梨!!!!!!